保加利亚乡村振兴调研评价及规划实践项目

项目背景与意义

1. 项目背景

1)项目现有基础及特色

本项目依托 2019中东欧青年文化交流年背景,已同保加利亚方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索菲亚大学、索菲亚建筑大学等高校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两国师生将共同合作参与乡村振兴调研。此外,项目已取得中保政府部门(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中东欧“16+1”农业合作委员会、保加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项目支持,并接受政府部门委托开展中保乡村发展比较研究,项目将依托保加利亚“16+1”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中保乡村合作实践基地规划项目。

作为201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学院参与了2018年度保加利亚乡村生态文化资源调研评价及规划实践项目,目前已经就乡村建筑文化、景观格局及生态资源方面进行了初步调研分析并取得一定成果,为本次项目筹备打下良好基础。本次项目将基于2018年度调研项目基础上进行持续深化,挑选典型村落进行重点乡村资源的补充调研,将调研成果应用于保加利亚乡村生态保育、传统文化拯救、乡村产业规划设计及局部典型乡村风貌的改造项目上。

2)“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保乡村振兴合作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重大发展需求,为我国实现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加利亚的乡村发展面临与我国相似的发展处境,研究保加利亚乡村振兴对其社会经济具有一定价值。2012年,中国与中东欧确定了“16+1”合作框架,双方在农业、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往来态势良好。中保两国农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双方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合作,全力支持“16+1”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成为聚焦保加利亚农业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成为推动中保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核心 “抓手”之一。研究保加利亚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乡村资源的比较优势,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农业合作,催化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3)我校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多领域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保加利亚中心已经正式揭牌成立,并依托上海交大保加利亚中心开展以中东欧乡村与农业、生态与环境为主导的科技合作及中保两国乡村发展的共同研究,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017首届中保合作论坛、一带一路教育培训、保加利亚文化节等重要活动。同时,设计学院有意愿首次发起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设计与艺术层面的全方位合作。

4)保加利亚乡村综合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保加利亚乡村多分布于平原、山区、谷地等各类地区,其乡村资源包含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产业资源等。保加利亚乡村生态资源较佳,保加利亚乡村地区的乡村植被资源和其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保加利亚乡村产业以农业与少量旅游业为主,农业主要类型包含特色种植业、乡村旅游、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旅游业主要类型包含矿泉旅游、滨海旅游等,其产业建设发展历史与经济水平存在差异。而在保加利亚乡村资源中保加利亚乡村文化资源物质基础尤为扎实,其乡村文化大致可以分为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农业文化等类型。保加利亚乡村的博物馆、历史遗址、传统节庆、服饰美食等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丰富,但对其利用程度各有差异。

但保加利亚对乡村生态环境资源、相关产业资源及乡村文化产业资源挖掘力度不够,大多数乡村地区对生态文化资源的利用还存在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而这恰恰是保加利亚乡村振兴的潜力所在。此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保加利亚乡村的生态、文化资源受到冲击,当代乡村文化历史的传承和发扬受到制约,乡村生态、文化资源亟待保护。

因此,上述因素也就为本次保加利亚乡村振兴调研评价及规划实践项目提供了基础。

2. 意义

1)分享国际经验,促进乡村振兴。

中东欧位于“一带一路”倡议连接欧洲的中心位置,是亚欧合作的核心枢纽,区位战略意义重大。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中,有许多是发展中国家,它们面临着与中国类似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挑战。通过本次乡村生态、产业及文化资源调研,针对保加利亚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环境、产业与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规划方案,发掘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方面积极有效的国际经验,可为保加利亚乡村发展的政府策略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此外,通过与我国的乡村发展进行比较,为中国和保加利亚的乡村振兴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2)加强中保文化认同感。

在历史进程中,中保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时值中保建交70周年及2019中东欧青年文化交流年,通过保加利亚乡村文化资源调研这一平台,可促进中保文化交流碰撞,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打造,也是中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

3)提升上海交通大学影响力。

中东欧是中国在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交流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上海交通大学与中东欧已经存在一定的合作基础。本次保加利亚乡村振兴调研评价及规划实践项目的开展可进一步促进交大与中东欧的多方位合作,提升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项目执行方案

1.研究内容

1)在保加利亚乡村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及乡村产业发展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作为规划示范点并确定规划范围;

2)调查并梳理乡村产业、文化、社会、生态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

3)对乡村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包括分布现状、等级评价、优势资源筛选和开发潜力评估等;

4)规划对策及方案,根据优势资源提出促进保加利亚乡村生态文化资源利用、产业示范点及乡村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提出示范点的规划方案。

2.执行方法

1)文献分析

在互联网络上搜寻与保加利亚乡村生态文化资源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总结、新闻报道等,根据整理得来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总结,结合2018年乡村生态文化资源调研评价及规划实践项目明确保加利亚乡村生态文化资源分布及发展现状,寻找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优势与潜力资源与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2)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是主要调查重点调研村落及农业规划示范点的五个方面:区位条件特征、面积规模特征、资源特征、历史特征和空间布局特征。

实地调研法分为访谈法和观察法。为了解所选样点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与当地经营者、居民、学者和官员进行访谈,认真听取意见,并做记录。观察则是进行村庄考察,对实际的乡村资源分布情况以及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情况进行考察,收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保持分析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3)统计分析

运用频度统计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调查及访谈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利用图表的形式使结果能够得到更为直观和形象的表达。以数理统计学为基础,总结保加利亚乡村文化资源空间布局特征。

4)规划设计

对重点调研村落及农业规划示范点进行较具体的规划或总体设计,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俗、地理、气候、交通等多项因素,完善设计方案,提出规划预期、愿景及发展方式、发展方向等理论。

5)经验总结

通过对保加利亚乡村振兴调研项目实践活动中具体情况的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且对典型乡村发展经验所做出总结。

3.计划进度

项目周期为8周,安排在2019年7-8月。

第1-3周:首先是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阅读与资料整理、国内外案例分析、样地选取和规划目标确立。结合已有2018年度保加利亚乡村调研成果进行整理,并从规划设计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第4-5周:进行实地调研,包括:区位条件特征、面积规模特征、资源特征、历史特征和空间布局特征等方面。走访保加利亚农业规划示范点及相关企业和村庄,同当地政府进行对接,开展同当地高校、政府官员及当地村民座谈会。于项目中期开展workshop,讨论相关规划方案,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规划设计。终期开展中保乡村振兴交流论坛,进行乡村振兴的经验分享与成果交流。

第6-7周:以前期及实地调研所收集资料等为基础进行文化资源分类,分析乡村文化资源及其分布的基本特征,并结合优势资源选定示范点进行具体规划方案和策划方案设计。

第8周:全面整理调研成果,筹备参与“中东欧乡村振兴文化艺术设计展”

项目管理措施

1.目标

1)进行中国驻保加利亚领事馆所委托的“中国-中东欧16+1农业合作园区规划设计 ”;

2)配合中国中东欧创新设计联盟举办“2019年度保加利亚乡村振兴艺术文化设计展”;

3)进行典型乡村的保护与发展优化模式探讨。

2.人员构成

硕士生8名,其中4人为风景园林专业,1人为建筑设计专业,2人为设计专业环境设计方向,1人为文化产业管理方向。保加利亚当地学生3-4名,其中1人为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的农业产业设计专业,1人为索菲亚大学乡村管理专业,2人为索非亚土木建筑及大地测量大学建筑学专业。

3.职责分工

由申请人对项目全面负责及展览策划。负责课题进度、人员调配、物资领取等。

主研人员(邱烨珊、牛爽):保加利亚乡村发展整体分析及代表性案例选取。

主研人员(任家怿、许鑫、曹畅):针对重点调研村落进行目标定位、功能区设计、项目布局、建筑物形态与规模、乡村公共景观空间等规划成果的编制。

主研人员(金楚凡、王若琳):针对农业规划示范点进行园区项目设置与布局,道路、水系与环境保护规划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规划成果的编制。

主研人员(赵心悦):资源分析与评价及展览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