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总结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尤闻汉唐风。”古代丝绸之路将亚洲大陆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融,也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继承了古丝路精神,其秉持“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展现出中国自古以来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倡议不断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并持续为落地国带来福祉,当地人民的幸福感及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受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资助,“丝路致远BRIGHTeam”实践团在中国及巴基斯坦两国,展开为期2个月的实地调研之旅。“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而基础设施建设是现阶段“一带一路”项目的主题。项目团队以“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实践、研究及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并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成就,集中展现中国建设类企业“走出去”及“中国智慧”输出的当代社会实践。项目同时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稳步推进及中国建设类企业涉外投资的风险应对献言献策。
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杨健教授担任领队老师,徐峰副教授及江俊达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团队学生成员共30名,包括10名博士生,及7名巴基斯坦留学生。此外,实践团邀请来自校内外的23名资深专家担任指导专家。团队从社会实践、全媒体宣传及跨学科研究角度切入,整理多层次的调研成果,并且创造了学生团队的三个“首次”,包括首次由学生团队在中巴两国完成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田野调查及社会服务、首次由学生团队完成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全媒体报道覆盖、首次由中巴双方学生合作完成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研究。
项目紧扣 “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总部位于北京、上海的重要工程类央企和地方国企、以及“一带一路”桥头堡“中巴经济走廊”下的国际组织、政府、高校及中方投建基础设施项目为研究对象,共拜访单位42家,含巴基斯坦部级单位4家。项目实践成果获得巴基斯坦科技部前部长拉赫曼院士、巴基斯坦首席经济学家哈撒·汗教授、前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贾维德教授、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大使、中国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吴刚书记等的高度肯定。
项目宣传成果由团队自建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微视及抖音账户等全媒体平台覆盖发布,并于2019年9月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调研期间,中巴两国媒体对实践团成果进行持续报道,包括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巴基斯坦AAJ等5家权威报纸、央视新闻等11家国内媒体。
项目研究成果将发布学术论文5篇,含英文论文2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由项目团队与白沙瓦农业大学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工程与教育论坛(巴基斯坦)”及“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论坛 (上海)”上进行汇报。此外,受中国驻巴基斯坦姚敬大使邀请,团队相关成果将通过外交部转往相关部门,此外也将向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及住建部报送资政建言。
此外,实践团以本次调研为契机,积极推动中巴产研合作。实践团代表上海交大与巴基斯坦5个政府及高校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及国际化办学的框架协议,并受邀参加2019年底在巴基斯坦举办的中巴教育展。与巴基斯坦科技部前部长拉赫曼院士及现常务部长穆加赫德博士初步讨论确定在建筑工业化、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产研合作。同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英国土木工程师(ICE)中国教育中心,与相关中国企业合作探索建立国际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团在巴调研期间,积极开展“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弘扬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时代担当。实践团积极开展“歌唱祖国”、“与祖国同框”、“为祖国点赞”等活动,邀请海外爱国华人一同歌唱《我和我的祖国》,视频发布后单篇点击量超过10.4万,获得极高的社会赞誉。
二、项目成员介绍
姓 名 |
性 别 |
学校、年级、专业 |
备 注 |
杨健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
领队老师 |
徐峰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
指导老师 |
江俊达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 |
指导老师 |
Geoff Mills |
男 |
ICE China Representative |
校外专家 |
Catherine Cole |
女 |
ICE International Director |
校外专家 |
卞家钧 |
男 |
上海建工集团总裁 |
校外专家 |
付茂华 |
男 |
高丽国际董事 |
校外专家 |
龚剑 |
男 |
上海建工集团总工程师 |
校外专家 |
过烽锋 |
男 |
中建八局海外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
校外专家 |
候玉 |
女 |
高丽国际高级董事 |
校外专家 |
胡昊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校内专家 |
惠乐怡 |
男 |
中建八局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
校外专家 |
姜宏斌 |
男 |
普华永道合伙人 |
校外专家 |
林少培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
校内专家 |
钱文韬 |
男 |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副书记(主持工作) |
校内专家 |
乔丕忠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副院长 |
校内专家 |
邱闯 |
男 |
联合建管董事长 |
校外专家 |
荣亚坤 |
男 |
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
校外专家 |
宋续明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党委副书记 |
校内专家 |
孙海军 |
男 |
中国港湾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
校外专家 |
王勃 |
男 |
中国港湾集团副总经理 |
校外专家 |
王禾 |
女 |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 |
校外专家 |
袁立 |
男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前董事长 |
校外专家 |
张芳 |
女 |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工程与投资部副主任 |
校外专家 |
张文锦 |
男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副总经理 |
校外专家 |
周俊 |
男 |
隧道股份海外公司总经理 |
校外专家 |
熊吴越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博四 |
学生团长 |
许婧煊 |
女 |
上海交大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博一 |
|
隋越 |
女 |
上海交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一 |
|
曾莉莉 |
女 |
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史博一 |
|
华莹 |
女 |
上海交大土木工程博一 |
|
Iftikhar Azim |
男 |
上海交大土木工程博三 |
巴基斯坦留学生 |
Kamran Ali Shah |
男 |
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博三 |
巴基斯坦留学生 |
Abdar Ali |
男 |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博三 |
巴基斯坦留学生 |
Samina Akhtar |
女 |
上海交大英语系博二 |
巴基斯坦留学生 |
Yaqoob Ali |
男 |
上海交大电气工程博二 |
巴基斯坦留学生 |
李昊璋 |
男 |
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研二 |
|
曹玉洁 |
女 |
上海交大国际关系研一 |
|
徐圆融 |
女 |
上海交大食品科学与工程研一 |
|
曹庆伟 |
男 |
上海交大环境工程研一 |
|
金荃 |
女 |
上海交大公共管理研一 |
|
池松恒 |
男 |
上海交大物流工程研一 |
|
郭贞祎 |
女 |
上海交大新闻与传播研二 |
|
Muhammad Farjad Iqbal |
男 |
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研二 |
巴基斯坦留学生 |
赵家鑫 |
男 |
上海交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大四 |
|
康晓雪 |
女 |
上海交大英语系大四 |
|
张芷伦 |
女 |
上海交大英语系大三 |
|
杨清枫 |
女 |
上海交大建筑学大三 |
|
黄自砺 |
女 |
上海交大行政管理大二 |
|
孙诣深 |
男 |
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大二 |
|
徐苗馨 |
女 |
上海交大传播学大二 |
|
田舒雨 |
女 |
上海交大英语系大二 |
|
李政新 |
男 |
上海交大生物信息大二 |
|
曾泓川 |
男 |
上海交大法语系大一 |
|
肖青 |
女 |
上海交大日语系大一 |
|
Moawez Zamir Awan |
男 |
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大二 |
巴基斯坦留学生 |
三、行程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丝路致远BRIGHTeam”实践团以“打造丝路建投品牌,助力中国智慧输出——中巴经济走廊上中国基建企业的苦与甜”为题,展开系列调研、宣传及研究工作。实践团分别在国内(北京及上海)及海外(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拉合尔、白沙瓦)进行调研,拜访了相关国际组织、政府单位、中方企业、行业协会及高校单位等。实践团自2019年4月立项,并于2019年7月至8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实地社会调研,调研单位共计42个,包括:
类别 |
单位名称 |
国际组织及协会 |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北京) 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北京) 3.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北京) 4.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北京) 5.中巴商贸联合会(拉合尔) 6.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北京) |
中方政府 |
7.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伊斯兰堡) |
巴方政府 |
8.发展规划改革部(部级单位,伊斯兰堡) 9.住建部(部级单位,伊斯兰堡) 10.科技部(部级单位,伊斯兰堡) 11.总理办公室投资委员会(伊斯兰堡) 12.中巴经济走廊CPEC卓越中心(伊斯兰堡) 13.KPK省政府(白沙瓦) |
中方企业总部 |
14.中国港湾集团(北京) 15.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北京) 16.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北京) 17.中建八局(上海) 18.上海建工(上海) 19.隧道股份(上海) |
咨询公司 |
20.普华永道(PwC,北京) 21.高力国际(Colliers,北京) 22.凯谛思(Arcadis,上海) 23.联合建管(JCM,北京) |
中方在巴分公司 |
24.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伊斯兰堡) 25.中国路桥集团(伊斯兰堡) 26.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伊斯兰堡) 27.华能集团(拉合尔) 28.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拉合尔) 29.中国铁路总公司(拉合尔) 30.北方工业(拉合尔) 31.中铁二十局(拉合尔) 32.海尔集团(拉合尔) |
高校及研究机构 |
33.国立科技大学(伊斯兰堡) 34.拉合尔大学(拉合尔) 35.白沙瓦农业大学(白沙瓦) 36.BRAINS研究所(白沙瓦) 37.ISLAMIA学院(白沙瓦) 38.University of Haripur(拉合尔) |
中方在巴建设项目 |
39.萨希瓦尔燃煤电站项目(拉合尔) 40.拉卡高速公路M3段项目(拉合尔) 41.拉合尔橙线轻轨项目(拉合尔) 42.海尔鲁巴工业园区项目(拉合尔) |
此外,团队成员两次受邀前往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与中国驻巴大使等进行座谈,并在白沙瓦农业大学举办 “一带一路”工程与教育论坛。
四、成果简介(含媒体报道及高校合作介绍)
团队从社会实践、全媒体宣传及跨学科研究角度切入,整理多层次的调研成果,并且创造了学生团队的三个“首次”,包括首次由学生团队在中巴两国完成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田野调查及社会服务、首次由学生团队完成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全媒体报道覆盖、首次由中巴双方学生合作完成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1.丰富且权威的实践调研报告
实践团实现了首次由学生团队在中巴两国完成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田野调查及社会服务。实践团在走访的42家权威单位内,通过理论研究、田野调查、现场访谈及问卷调查等结合的方式,收集了第一手调研数据。此外,在巴基斯坦当地收集问卷近100份,且目前仍在通过巴基斯坦留学生在当地持续回收更多问卷。相关材料整理了相应的调研报告4份、访谈纪要10份、田野日记18篇、调研问卷1份(后续将进一步联系合作单位,发布中英文双语报告),以权威而客观的视角,展现“一带一路”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同时项目成果将服务于中国建设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团队同时有幸获得23位校内外专家指导,团队调研内容及初步结果得到巴基斯坦科技部前部长拉赫曼院士、巴基斯坦首席经济学家哈撒·汗教授、前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贾维德教授、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大使、中国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吴刚书记等的高度肯定。
报告成果如下(详情见附件):
报告类型 |
报告内容 |
专题报告 |
1.《防风险打造国际建投品牌,促开放助力中国智慧输出——中巴经济走廊下中国企业基建项目现状与风险研究》 含子报告: 1.1《“一带一路”倡议与桥头堡“中巴经济走廊”》 1.2《“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现状总览》 1.3《“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风险与应对——以“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项目为例》 1.4《给“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中巴经济走廊下基建项目的总结、反思与展望》 |
田野日记 |
共18篇 |
调研问卷 |
共1份 |
2.在中巴两地有影响力的全媒体报道
实践团实现了首次由学生团队完成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全媒体报道覆盖,媒体方式涵盖传统媒体及新媒体,且在中巴两地媒体同步报道。团队通过自建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微视及抖音等,实时发布相关新闻及媒体素材(新闻、Vlog等)。自建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21篇,微博发布28篇,最高单篇“《我和我的祖国》在巴基斯坦唱响”阅读量超过10万。
团队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国内众多权威媒体进行报道。此外,团队成果还在巴基斯坦最权威的报纸媒体AAJ、EXPRESS、KHABRAIN、DAILY JANISAR-E-PAKISTAN、AWAMI DASTAK报道,并即将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CPEC时间”栏目报道。
此外,团队为本次行程拍摄并制作了主题纪录片及人物访谈录,同时通过无人机对中方在巴建设项目进行拍摄,全方位展示“一带一路”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就。
宣传成果如下(详情见附件):
宣传途径 |
具体内容 |
自建宣传途径 |
1.团队网站:http://brighteam.sjtu.edu.cn/ 2.微信公众号:丝路致远BRIGHTeam 3.微博账号:BRIGHTeam 4.Bilibili账号:上海交大丝路致远团队 5.腾讯微视账号:BRIGHTeam |
外媒宣传 |
6.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CPEC时间栏目(待发) 7.巴基斯坦AAJ报纸新闻:2019年9月3日 8.巴基斯坦EXPRESS报纸新闻:2019年9月3日 https://epaper.dailyaaj.com.pk/index.php?city=peshawar&page=16&date=2019-09-03 9.巴基斯坦KHABRAIN报纸新闻:2019年9月12日 10.巴基斯坦DAILY JANISAR-E-PAKISTAN报纸新闻:2019年9月12日 11.巴基斯坦AWAMI DASTAK报纸新闻:2019年9月9日 |
国内媒体 |
12.《建筑施工》杂志,2019年10月刊 13.中国建设报:《“中巴经济走廊”我们来见证——上海交通大学“丝路致远”国际化实践侧记》 http://www.chinajsb.cn/html/201909/25/5311.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14.央视新闻客户端:《走出国门上丝路,上海交大团队助力中国智慧输出》 15.中国新闻网:《上海交大丝路致远实践团队走出国门上丝路,助力中国智慧输出》 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19-09-27/63841.shtml 16.上海电台:《走出国门上丝路:上海交大团队助力中国智慧输出》 17.科学网:《让丝路爱国情怀浸润课堂,上海交大团队助力中国智慧输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1031.s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18.东方网:《走出国门上丝路,交大学子组团与“巴铁兄弟”深度交流》 19.上海热线:《“丝路致远”计划第一年:真实记录中国智慧输出》 https://m.online.sh.cn/news/content/2019-09/29/content_9401317.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0.界面新闻:《上交大“丝路致远”团队首次赴中巴经济走廊调研援建项目》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5838931435377055&wfr=spider&for=pc 21.今日头条:《走出国门上丝路:交大学子组团与“巴铁兄弟”深度交流》 https://www.toutiao.com/i6741553460920975875/?wxshare_count=3&pbid=6745030553165235723 22.上海头条:《上海交通大学以第二届“全球挑战计划”为基础,组织了“丝路致远”实践团队》 http://www.shanghai12345.com/html/2019/xinwen_0928/4561.html |
3.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成果
以3位指导老师及10位博士研究生牵头,由来自中巴两国、24个不同专业的成员对实践材料整理成相应的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成果,这也是首次由中巴双方学生合作完成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研究。项目部分成果已在由项目团队与白沙瓦农业大学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工程与教育论坛(巴基斯坦)”上进行汇报。此外,团队预计将进一步发表若干学术期刊。
研究成果如下:
成果类型 |
具体内容 |
学术论文 (待发表,共计5篇,含英文2篇,中文3篇) |
1.An AI-Based System for Risk Management of B&R Infrastructure Project 2.Application of Case-Based Reasoning for Overrun Prediction of Overseas Infrastructure Project 3.“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当地经济提升的绩效研究 4. “一带一路”倡议的舆论管理——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 5.中国企业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风险研究 |
承办国际会议 (2次) |
6.“一带一路”工程与教育论坛(2019.8,巴基斯坦) 7. Coordinating Engineering for 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 2020 (CESARE 2020,2020.4,中国上海) |
4.资政建言
受中国驻巴基斯坦姚敬大使邀请,团队相关成果将通过外交部转往相关部门,此外也将向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及住建部报送资政建言。
资政建言内容主要涵盖:“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东道国的影响,中国企业参与过程中的机遇及挑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经验及建议等。
5.中巴产研合作及国际人才培养
实践团在巴基斯坦调研期间,代表上海交大与巴基斯坦多个政府及高校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及国际化办学的框架协议,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卓越中心、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拉合尔大学、白沙瓦农业大学、University of Haripur等。此外,受中国驻巴基斯坦大师姚敬大使邀请,将参加2019年底在巴基斯坦举办的中巴教育展。
与巴基斯坦科技部前部长拉赫曼院士及现常务部长穆加赫德博士初步讨论确定在建筑工业化、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产研合作。同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英国土木工程师(ICE)中国教育中心,与相关中国企业合作探索建立国际人才培养体系。
五、团员感悟(含印象深刻的故事)
感想一:
团队团长,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UCL联合培养博士熊吴越:
在中国企业和中国智慧走出国门的同时,中国模式和中国文化也逐步为东道国所认可并学习。走出国门回头看,这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模式和中国精神让我们感受到更加强烈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在整个行程前后,留下了太多深刻的故事。当飞机降落在伊斯兰堡国际机场,我们就能体会到“中巴友谊”的含义——巴基斯坦老铁们向我们热情的打招呼,称呼我们“Friends”,甚至在出口还有专门的中国人登记处;在每个城市,我们看到最多的都是中国企业的广告,从中国移动在当地的“ZONG”,到海尔电器,再到OPPO和VIVO等,中国企业在这里已经扎根深厚;每到一个城市,当地都有军警全程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拜访的所有巴方单位也都对我们极为热情,我们在巴基斯坦接受了一次次跨规格接待;我们的随机街头采访,了解到几乎所有巴基斯坦人都对中巴经济走廊有较高的认知和认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为当地带来了切实的福祉,深远影响了许多当地人的生活;在中国驻巴企业那,我们听到了更多背后有血有肉的故事,不论是为喀喇昆仑高速公路建设而牺牲的先烈,还是把青春奉献给这片大地的当代中国工程师,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宏观明天的背后,都是这一位位中国劳动者默默付出的成就;我们团队自称是“最硬核的实践团”,丰富成果的背后,是所有国内国外同学一同用高负荷工作换来的,我们在巴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因为饮食和劳累原因病倒过,我在巴基斯坦曾被送往急救,我们也有成员目前仍在华山医院住院,但看到我们的成果能让更多人了解“丝路建设”背后的真实故事,分享我们作为“国际公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意识,想起在巴基斯坦一张张对着我们的笑脸,我们都甘之如饴;在英国求学的这一个月,我听到一些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反面声音,但每一次我都会用我真实所见所感回应,更令我欣慰的是,在我们拜访的巴方政府、中国驻巴大使馆、中国企业那里,我们听到了很多冷静的判断和理性的建议,不能否认的是,“一带一路”建设为东道国带去了众多福祉,期间也会有少数尚待提升的部分,而这些都为中国官员、巴方官员及中国企业管理者所看到,并以更切实际和造福民生的规划,积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下一阶段的建设。
感想二:
团队执行团长,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校学联副主席池松恒:
巴基斯坦的行程让我们把课本上和新闻上的一带一路具化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无论是巴方政府为解决发展问题所做的努力,还是中资企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克服的种种艰难,都让我们对“一带一路”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更让我们体会到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出去的路,任重而道远。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萨希瓦尔电站度过的一天。萨希瓦尔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但就在那样的条件下,华能集团用22个月零8天建设起了解决巴基斯坦1/4用电缺口的电站,派出了那么多员工在封闭园区里建设和生产,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挖掘。这种体会,远非一句新闻稿一样的“萨希瓦尔电站建成投产”所能概括。
感想三:
团队执行团长,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罗德奖学金获得者赵家鑫:
在巴基斯坦的调研可以从三个视角来总结。第一,从中国政府视角,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实现仍旧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发展是复杂的问题,中国的体制机制如何适应其他国家的国情是一项挑战。积极开展国别研究、降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性质和保持谨慎谦虚的态度是不错的选择。第二,从巴基斯坦政府角度,一个国家的发展终究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如何减少派别斗争,建立起国家与民族的团结精神和长远志向,并最终提升治理能力,是重要的课题。第三,从中国企业角度,可以减少对政府行为的依赖,专注于提升自身能力,拓展海外市场,这是中国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
感想四:
团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农生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院辅导员徐圆融:
北京的调研涵盖了建投行业不同环节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企业,在调研中,我们不断地从各个视角了解到“一带一路”在海外的发展情况,也认识了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同时,我们也在一直思考,作为高校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听到了行业上不同的声音,我们想做知识的传递者,将行业中领先的知识汇总起来,传递能量分享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讲述中巴合作成果,通过自己的工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发出属于中国大学生独有的声音。
感想五:
团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本科生,益友报社前主编康晓雪:
北京之行,让我能从多个角度了解“一带一路”的发展情况,例如国企、民企、国际组织等。在多家企业走访、座谈中,一项看起来很遥远的倡议被拉近了,体现在了走访单位的叙述和他们的案例中。作为大学生,我们也能够借此机会,看到多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思考,还有大家为让“一带一路”更加可持续、更符合多方利益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在团队的宣传岗位上,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到“一带一路”的发展和参与其中的各个单位,能以大学生的身份,讲好我们所看到的故事。
六、工作中的不足及下阶段工作
项目在开展过程中,获得在实践、科研及宣传等方面的诸多成果,并有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包括视频资料超200GB,目前已经整理文字资料超10万字,但在成果整理过程中,我们仍感到在人手及专业背景上的不足,如何更有效发挥这些好素材的价值,是我们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布置的工作。
另外,如何在现有成果情况下,获得更多支持,是我们下阶段工作的另一个主要规划。目前我们项目已经在三个社会实践类比赛中处于报奖阶段,包括团中央三下乡项目、全国百强暑期社会实践及知行杯决赛。接下来我们将计划参评更多国际级及国家级赛事,以扩大项目成果及影响力。如参加联合国及ICE等主办的国际竞赛,及阿克苏诺贝尔大学生公益奖等国内竞赛等。
丝路致远团队在建队之时,既是考虑打造品牌项目,长期运营。我们将巴基斯坦作为拜访的丝路国家第一站,接下来将希望继续获评全球挑战计划的支持,去往更多的国家,更全面的展现“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