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扶贫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大众的关注而被保护,但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认知度不高、后继无人等问题。本项次目深入贵州考察,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苗族、侗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贵州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实地调研行动将依托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探索创新设计模式,让非遗保护和传承融入大众、融入生活、融入当代。

自2019年8月12日至2019年8月22日共11天期间,项目组12名成员由设计学院韩挺教授带队,奔赴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展开实地调研工作。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组主要选择苗绣、苗银、丹寨蜡染、三穗竹编、石桥古法造纸五项传统手工艺进行调研工作,奔赴朗德上寨、三穗县界牌村、南皋乡石桥村、丹寨宁航蜡染公司,拜访了银匠龙太阳、三穗竹编传承人杨杜娟、宁航公司染娘等当地留守匠人。此外,重点考察了黔东南地区的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南花苗寨、丹寨万达小镇四个景区,对景区经营模式、旅游生态等问题进行详细的探析,并以向相关利益者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经营者—商铺—旅客之间存在的痛点与问题,从中找到设计创新的机会点。

 

调研地图

在11天的实地调研后,项目组使用POEMS框架(POEMS即人、物、环境、信息、服务)对获取的庞大信息进行梳理,观察到的信息整合为下表:

 

■ 为重点观察的与体验相关的要点

| 考察收获

· 当地非遗产品现状

当下景区相关文创产品主要以相对较传统的银饰、服饰类纪念品为主,民族特色突出,多依赖于游客基于当地民族氛围下的“冲动式”消费,日常使用率较低,需结合现代化设计思维转型,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更好的现代日常生活方式相结合。

对于手工艺匠人来说,尽管有相当高的手工艺水平,但存在着不精致、重合度高等问题,商品无法做到自有格调。设计思维与创新意识未根植到当地手工匠人的心中。

· 设计扶贫的机遇

(1)让普通村民利用手工艺赚钱

在朗德苗寨中,项目组遇到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买刺绣品的婆婆。婆婆介绍,贩卖手工饰品不是他们家主要的收入来源,只在游客多的时候出来售卖,主要还是靠种田和工分维持生计。项目组在婆婆处购买绣品,淘宝过程中,婆婆反复问项目组成员价格是否合理,在成员们看来花百元购置十几样饰品十分划算,到了婆婆这里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婆婆闲时作做的饰品仅一早上便能收入数百元,依靠表演所赚取的酬劳远比贩卖工艺品和土特产要低上许多。

村民基本都是闲时制作商品,能够制作工艺品的时间也较少。因此文创产品应简单易做并能快速量产,让村民可以用少量的时间制作。

(2)非遗技艺“走”出去

产品背后的故事往往比外形更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要讲好产品故事,用“匠心”打动消费者。产品载体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明信片等产品具有快速传播导向性质,也是游客喜爱购买的产品,适合用作传播非遗技艺。

(3)更多人的非遗产品

经过桌面调研,发现年轻群体已经成为文创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当下年轻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根据群体属性进行设计,以扩大贵州非遗文创产品消费范围的最大化。

| 成果展示

结合实地调研与桌面研究,项目组共产出设计作品12件。

 

 

 

 

 

 

 

 

 

 

 

| 小结

在这片拥有数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匠心在与销量博弈,量产在与品质争斗,世代沿袭的手工制品在游客涌入后突然与社会脱节;我们也听到很多匠人们用创新挽回了传承的流失。将这些故事凝聚,正是我们所期待做到的,通过设计思维的融入,让非遗技艺延续下去,让民族地区富裕起来。

贵州地形复杂,由于时间较紧凑,本次项目基本在黔东南地区进行考察,仅重点调研了苗族及侗族,未涉及其它民族地区,是本次调研的一大遗憾。未来,项目组将继续推进设计工作,筹备以成果汇报展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调研成果。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项目组也与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三穗县黔森源竹编工艺厂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结合当地生产与发展需求,产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