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9日,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生活,提高党员们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第三、四小组以联合观看《我和我的父辈》红色经典电影的形式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党建活动,提振党员们立足新时代,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精气神。
影片《我和我的父辈》整部电影以时间为序,依次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经济复苏,再到现代社会,再向未来延续。故事的感情色彩也从悲壮到辛酸,到诙谐再到欢乐。先烈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故事情节里,整个影院哽咽声一片,到最后人工智能情节,欢笑不断,也预示着祖国走向崛起,国富民强!细密的故事线,逐层展开,把观众从落后推向先进,同时把感情色彩从悲伤推向欢乐,是一场视觉盛宴。勿忘国耻,先烈永生,国泰民安,吾辈自强!
观影后,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新中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是一部苦难又辉煌的历史。当年的人民群众自己生活无法保障,忍饥挨饿支援人民军队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体现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正是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身边的“小人物”的“初心”,担起新时代的“使命”,我们伟大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先辈们光荣传统,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以下是参与观影的部分党员老师观后感:
“电影拍得比较艺术,特别是前面两个故事,很能打动人心。四个故事时间跨度比较大,从抗战时期到建国初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贯穿的主题,‘我和我的父辈’,用现在的话说,讲的是亲子关系。小乘风如果没有大乘风的牺牲,就不会出生,是战争时代舍小家换大家的故事;当年什么都怕的小女孩,长大了能够成为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讲的是‘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进入现代以后,‘鸭先知’的故事最为诙谐和轻松,故事发生地是上海,说明上海的典型特征是敢为人先;而最后一个科幻故事发生在深圳,说明深圳是面向未来的科技中心。而故事的主角,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困扰和艰难,小乘风有能否出生的风险,还没出生就没了父亲;小宇航员和哥哥有生活的窘迫和失去父亲的焦虑;艰难时代,父辈的付出和牺牲才让孩子们勉强过上安宁的生活。”(郭亮)
“作为一位改革开放初期参加工作的人,亲眼目睹和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的几十年。特别是看了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鸭先知这段故事将自己带回到几十年前。回想过去,当年拿着粮票买米、买食品,外出极尽全力挤公交,跟邻居一起用买来零件装配电风扇,看邻居自己做沙发,晚上围在邻居家门口看黑白电视。而今天的我们过着过去来看就是天堂的生活,衣食住行不再成为负担。我从心里感谢邓小平同志所领导的改革开放,没有小平同志就没有我们的今年。我们永远缅怀小平同志。”(蔡玉平)
“这部由四个单元故事组成的影片里,沿着历史的时间线讲述了父辈们的故事,串联起不同年代的回忆,有泪点有笑点,让人感动至极。我特别为《乘风》和《诗》中展现的‘ 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和家国情怀所感动。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的马团长、马乘风、施儒宏、郁凯迎们的艰苦奋斗和牺牲,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才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今天的我们才有了安定幸福的生活。感谢父辈们的付出和努力,我们必将传承你们的精神,勇于担当,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谢婷)
“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我感触颇深,特别是第三个故事‘鸭先知’生动地描述了上海70年代一个敢于冒险,敢于去探索未知的人物故事。从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中折射出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印证了父辈们的敢为人先、奋勇向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也应该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梅悦丽)
“观看电影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力量。《乘风》中骑兵团血染冀中的戎马精神,《诗》中科研工作者鞠躬尽瘁的科学精神,《鸭先知》中时代弄潮儿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少年行》中不断试错的探索精神。这些故事既是父辈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都需要一辈一辈普通的我们完成精神的接力。” (张阳)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有‘良好的艺术技巧’。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亦然。在我看来扎根于历史,聚焦于‘父辈’精神传承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也属于这样的作品。影片截取了四个时代,讲述了我们各行各业‘父辈’们建设祖国的故事,用极好的艺术手法在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崛起、人民富裕等方面给予了最充分的呈现,以父辈的精神激励当下的青年一代砥砺前行。”(李雅慧)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与国不可分割,我们要有家国情怀。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每一个中国人都为祖国的宏伟蓝图勾勒出自己的一笔。”(陆心怡)
“在建国72周年之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组织大家一起观摩了《我和我的父辈》,描写了父辈们于‘大国之爱’与‘小家之爱’中的‘舍’与‘得’。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乘风》里马仁兴得知儿子乘风英勇牺牲时躲进麦田痛哭的场景。为了保证村里百姓的生命安全,马仁兴只得以舍弃自己儿子的生命为代价。为了建设新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新中国建立建设抛头颅、扫热血,不仅如此,他们的革命精神也在他们的子女身上得到了铿锵有力的传承。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必将得到新的血脉相承,这将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安稳幸福生活,努力为新时代祖国的建设像先辈们一样奋勇拼搏。”(赵丁慧)
“电影《我和我的的父辈》分为四个篇章。有大背景大场面的,也有小故事小人物的,但都折射了祖国不同时期的父辈们的抗争和奋斗,后辈们的传承和创造。乘风篇,看着父辈们用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炮火袭击,知道必败,依然奋勇反抗,战后幸福生活得来不易,感恩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诗篇,中国的航天事业由父辈们从无到有不断摸索出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子女承长辈之业,被继承被延续。鸭先知篇,改革开放初期,实体经济亟待复苏,涌现了很大一波敢为人先的‘鸭先知’,敢于跳出偏见落后,敢于开拓创新。少年行篇,代表着现在与未来,代表着无限可能性,今日少年,未来可期。整部电影层层递进,从曾经的不可能到现在的可能及一定,我们一直都在见证着国家在一步步的强大!”(万芸芸)
“鸭先知,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主人公勇敢走出自己舒适圈,走在时代前列的故事。主人公鸭先知有胆量去挑战大众看来的‘不可能’,为了一个目标,面对各种挫折,见招拆招想出各种办法解决遇见的各种难题,影片展示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父辈遇到的各种难题,详细演绎了我们的父辈是如何取得成功,对今天的我们很有借鉴与教育意义。我们应传承父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做到强国必定有我。”(吴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