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文明和文化的缩影。通过中外学者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交流,有利于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继2018年举办首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大论坛之后,张炜作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大论坛于2019年9月13日至15日在徐汇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多元文化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彭青龙主持。
大咖齐聚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周承在讲话中对各位学者长期以来对交大的支持,尤其是对外语学科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活动是交大致力于文科内涵建设,服务国家中外人文交流的例证之一。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文学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但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国际传播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文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表征,通过翻译文学经典,在国外主流刊物发表推介中国文化的文章,有利于消除隔膜,增进了解和友谊。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专家学者研究与此相关的重大课题,也急需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交大期待跟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中心携手“文汇讲堂”,共同举办张炜作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通大学论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张炜从事文学创作四十年,为国内外读者奉献了《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十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荣获了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诸多奖项。张炜作品中充满诗意的文字,彰显出他对历史与现实的理性思考,表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引起了国内外学界和译界对其作品的广泛关注。
张炜亲临论坛分享了其文艺创作理念与历程,国内外学者及译者将济济一堂,交流其学术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心得与新知。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言语社会研究科教授坂井洋史(Sakai Hirobumi),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陈众议,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郜元宝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彭青龙等做客“心灵世界的多维解读”嘉宾对话会,畅谈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观点和方法。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日本一桥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上海交大论坛共同探讨张炜小说的丰富内涵及国际传播价值,300多名学者和听众参加了主题论坛和嘉宾对话会。
国内外学者共话中国文学的世界价值及国际传播
中国文学的世界价值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流通领域,被世界各地读者所广泛阅读,说明中国文学具有世界文学的共通性、共生性和共同性,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不仅扎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风貌,而且跨越了国境和文化的限制,到达了异域读者心灵的彼岸,并产生了共鸣。因此,好的作品总是那些经过岁月洗涤,超越空间,在更大的国际范围内滋生影响的世界经典作品。
在本次论坛上,来自中文界的专家学者就张炜的文学艺术创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陈众议认为,张炜的小说风格堪称一以贯之,其对汉语语言的坚韧守护,也是对中国伟大文学传统的坚定拥抱;它貌似传统,却充满了应时应事之宜,内容与形式、机巧与风格水乳交融,是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
陈思和将张炜作品的风格概括为抒情性、自然性和民间性。他认为张炜本质上是一位诗人,他就像诗歌一样和自然融为一体。
王尧强调,张炜的思想和创作与现实构成一种错位的关系,他不在潮流之中,或率先,或滞后,但他的作品因此具有先锋意义。
张丛皞指出,张炜的历史小说极力抗拒秉持正史和虚化历史的两级倾向,挖掘和尊重原型历史,以史融诗,以诗证史,并积极融入理性的中西文化发展的文明史观,开拓了历史小说创作的新维度。
程巍认为,张炜的作品充满强大的政治意志、启蒙意志与个人意志,在此之上构建了一个消解主观主体性的消极意象世界,通过叙事获得了自由。
金雯在研究了他的文体风格后指出,张炜的作品风格有鲜明的个人烙印,具有“散文化”特征,将作者的态度、思索和语气赋予其笔下人物,用一种精神旨归统领整部作品。这样的写作手法与莫言或贾平凹等作家都形成反差,凸显了张炜作品的浪漫主义内核。
洪廷善和徐黎明强调,张炜的小说不是通过这种现实叙事来完成小说制造的,他把非文明化的自然、超越人的意志的自然和在自然中调和自我的人物并置于一处。把在人的世界中顺应着制度、地位和欲望的人的辛酸的生活和在人的生活之外虽然孤独但明亮而健康的生活并列到了一起。
来自外语界和国外的学者更多地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探讨交流张炜作品的翻译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接受问题。谢天振认为,中国文学要“走出去”必定得通过翻译。问题在于中国文学能否切实有效地“走出去”,其关键问题却并不在翻译,而在翻译之外。
刘建军的发言围绕文学标准而展开,他在谈及最近德国学者顾彬说中国文学落后,还在讲故事,其中没有人。这个问题其本质是一个文学标准究竟由谁来制定的问题。他以为必须由中国作家和中国研究文学的学者来制定。
朱振武以《古船》英译本在英语世界反响良好为例指出,中国文学文化要想真正走出去,就是要培养、引导读者和市场,就要推出文学性强、艺术成就高和民族特色鲜明的好作品,而不是为了满足目标语读者或阅读市场的简单要求而在翻译中刻意增、改、删中国文学作品。
彭青龙强调,既要重视翻译在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基础作用,也要重视针对欧美精英阶层的学术传播,因为后者对普通读者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目前国外主流期刊很少刊载有关中国文学和文化深度阐释的文章,因此要发挥外语界学者的语言优势,通过发表大量推介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文章,弥补这一不足。
吴赟从原作者的资本介入与译介效果探讨了张炜作品的传播和接受问题,她指出,与同类作家相比,张炜在英语世界译介作品数量要少得多,这是因为从作者从与出版社翻译合同签订、到原文本甄选、直至对译者译程把控和最后的译文审校鉴定,在译介的各个环节都有以作者本人为代表的文化资本介入,这使得作品译介速度缓慢甚至相当一部分半途而废,最终无缘读者。
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交大责任与担当
此次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是一次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学术盛会,是上海交通大学展现家国情怀,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举措。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全面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二级学科;2017年,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成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五大方向之一。同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中心主任的彭青龙教授牵头成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秉承“学科融通、文化传承、中西互鉴”的理念,团结全国外语学者围绕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领域开展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举办了“中澳作家交流对话会”“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研讨会”“贾平凹作品专题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大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为中国学者站在中国立场研究世界学术问题搭建了交流平台。同时,定期出版《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丛,刊载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一直致力于文理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大论坛”得到了校领导和文科处的大力支持,获得“2019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端学术会议资助计划”,也是交大学者尝试将国内中文界和外语界联合起来,与国外作家、学者对话交流、共同推动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有益尝试。由交大学者王宁教授和彭青龙教授共同发起,组织撰写推介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系列论文即将在美国《现代文学季刊》和《比较文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向世界展示包括交大学者在内的中国智慧和学术好声音。这些深层次推介中国文化的文章,必将促进欧美精英对中国文化更好的理解和认知。
着力培养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不仅在国外刊物上发表了一大批科研论文,而且在留学生教育和中外联合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近三年来,外语学院教师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外语学院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近60余人,其中有不少留学生来自欧美等国。
交大外院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传播中国文化能力的国际化外语人才。随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急需能够从事比较语言、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和比较文明和翻译传播的外语人才。交大外语学院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完善,确立了语言学、比较文学和翻译学为重点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外语学科建设综合改革,力争在中外人文交流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彭青龙强调,外语学科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我们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除了加强外语基本功之外,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制约中国学生从事中外人文交流、尤其是翻译的最大障碍是中文素养,因此,我们要补齐这个短板,力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外语人应有的贡献。
作者:彭青龙
摄影:武新民,戚新佳,贾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