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9日,洛杉矶加州大学孔子学院和艺术史系邀请浙江省歌舞剧院著名笛子演奏家杜如松先生,在Perloff Hall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笛子独奏音乐会,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一百多位听众。在演奏会上,杜如松先生边讲解边演奏,用精湛的演奏技巧,阐释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展示了艺术表现上的创新,让在场的听众在悠扬笛声所营造的空灵意境中得到一次真正的艺术享受。
演奏会开始前,孔子学院院长简苏珊对笛子演奏家杜如松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说明了举办这样的演奏会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积极意义。
中国的竹笛看似简单,只是一根竹管上开几个洞,但竟能吹奏出如此独特的音色和表现丰富细腻的情感。这一直使许多西方观众感到惊讶不已。
杜如松先生一开场就吹奏了一首《大漠》。他解释说,这首笛子独奏曲的灵感来自中国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表现了连接东西方文化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他也希望今天的演奏会是当年沟通东西方文化丝绸之路的继续。他的这一番讲话,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一下子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杜如松先生演奏的曲目大都与中国佛教音乐有着渊源关系,这是他笛子演奏艺术的最大特点。他的紫竹箫独奏《莲台凝香》可以说是整场演出的精华,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莲台凝香》创作灵感来自于佛教音乐《戒定真香》,有着深邃的佛教文化背景。当圆浑、深沉的箫声响起时,大屏幕上同时播映出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并徐徐扩散的视频画面,以此象征莲花沁人心脾的清香,颂扬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尚品格。这样独特的表现手法,将诉诸于听觉的抽象音乐旋律,与诉诸于视觉的具象视频画面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是音乐旋律的造型化,不仅使听众更易于理解乐曲的文化内涵,也给人以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
他还用经过改良的竹笛吹奏了《梅花三弄》、《雁南飞》等经典曲目。经过改良的弯管竹笛不仅造型独特,而且音色更加醇厚,更具穿透力,表现了他永无止境的艺术追求。
演奏会结束后,杜如松先生还应邀为洛杉矶加州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示范。正在学习中国竹笛的美国学生先分别吹奏一支曲子,然后杜如松先生从对乐曲内涵理解、指法运用、气息控制等方面加以细致地讲解,使学生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他们的竹笛演奏技巧还有待提高,但看到有这么多美国学生对中国民族器乐有兴趣,确实令人欣喜。这也正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