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中澳高级别人文对话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23-01-04 3457

为庆祝中澳建交50周年,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于2022年12月21日共同举办中澳高级别人文对话会议。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西澳大学、莫纳什大学等中澳多所机构院校的知名学者相聚云端,旨在增进中澳人文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跨文化对话,着力提升双边在教学科研、社会交流、文化互鉴等多维度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以人文性、社会性、前沿性视角探索中澳社会追求践行的共同价值理念。

1.合照.png

2.罗鹏处长.png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罗鹏、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彭青龙分别作开幕致辞。罗鹏代表副校长徐学敏向与会学者表达热烈欢迎,表示上海交通大学非常重视与澳大利亚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开展的广泛合作,已与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阿德雷德大学、昆士兰大学等校建立了从院级到校级的各类合作项目。罗鹏也肯定了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在学术研究、硕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持续推进中澳人文交流和文化互鉴。

3.彭青龙教授.png

作为此次会议的发起人,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彭青龙教授指出,自从1972年正式建交以来,中澳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走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中澳高级别人文对话平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为双边互信互鉴、互学共生、和平共处注入了人文智慧,有助于我们以内视角重新认识本国历史文化,以外视角观察理解文明间的独特差异,并以全视角思索多元文明、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大会主旨发言由周小进、毕宙嫔、詹春娟三位教授主持。

审视起点:中澳历史文化的再探索

4.Alexis Wright.png

澳大利亚著名土著作家Alexis Wright(亚历克西斯·赖特)以土著居民的视角反思了殖民者的行为在环境气候中造成的破坏,批判了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威胁,这一观念将她的创作转向土著民祖先的居住地,关注土著民的内心世界,思考如何应对土著民所面临的现代性危机。 

5.David Carter.png

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David Carter(大卫·卡特)以“澳大利亚小说:历史、批评、文集”为题,分析澳大利亚文学中历史的构建过程,反思了澳大利亚历史面对的冲突与争论,认为文学史可以为历史研究书写出开放对话的状态。

6.Philip Mead.png

西澳大学Philip Mead(菲利普·米德)院士在题为“Heart and Sovereignty”的发言中指出,随着土著民群体参与政治活动的深入,澳大利亚土著文学写作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当代小说家金-斯科特、亚历克西斯-赖特以及年轻土著诗人的作品,都对澳大利亚殖民历史提出批评,表达出对政治和社会改革的群体诉求。

7.王光林教授.png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王光林教授从跨文化翻译的视角分析了《一个困难的案例:维多利亚州中部金矿区的中国矿工自传》中的语言风格,认为该部自传以独具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塑造出超越传统的文学话语,创造出一种跨界独特性和本土性的世界文学形式。

8.梁中贤教授.png

牡丹江师范学院原校长、梁中贤教授从三个方面剖析了迈尔斯·富兰克林奖获奖作品中的民族思想和认同:一是民族情感和认同,主张为澳大利亚服务,用澳大利亚本土语言讲述澳大利亚的故事,凸显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学;二是英雄情怀的理想特征,塑造澳大利亚的精神领袖,体现挑战自我、追求独立的民族追求;三是对澳洲主体地位的诉求,以澳洲人为叙事主体,以本土生活为故事主题,追求独立于世界的民族文化。

聚焦对话:中澳人文交流的再思考

9.Nicholas Jose.png

澳大利亚著名小说家Nicholas Jose(尼古拉斯·周思)分别从中、澳双边角度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澳大利亚研究发展,提出了“相聚”和“相互”的学术交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应该以互惠共赢的目标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澳大利亚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勇先教授以“澳大利亚怎么了”为题,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对澳大利亚形象认知的变化,结合中国的社会文化走向,试图揭示出中国年轻一代发生认知变化的原因,为改善双边关系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10.王腊宝教授.png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王腊宝教授以阅读Les Murray(莱斯·默里)为例论述了跨文化阅读的特点,指出无论是澳大利亚诗人书写中国还是中国读者阅读澳大利亚诗人的诗歌,都体现出交际中“文化框定”的认知。中国读者在对默里的阅读中有时会产生种种误读,这体现了“文化框定”的消极作用,需要进一步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探讨。

11.陈弘教授.png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陈弘教授认为中澳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地缘政治审慎考量的结果,是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一致选择,并且在实践中展现出了蓬勃的活力。中国的澳大利亚研究有利于双方建立起互惠互利的稳定关系,未来将发挥更大作用。

12.李建军教授.png

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教授通过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中的照片和相关资料考察了澳大利亚作家和社会主义者Ralph-de Boissiere的中国之旅,以微观视角审视了中澳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 

走向未来:多元文明互生互鉴的新可能

13.Terry Flew.png

悉尼大学Terry Flew(傅德瑞)院士以“数字平台时代的信任和文化差异”为题,指出中澳交往的50年中,民族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并行,各个国家与地区对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焦虑不断升级,而数字化平台可能会为超越差异、构建交流提供新形式。

14.王宁教授.png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王宁院士在“英语的文学和文化传播功能”的主旨发言中论述了全球化时代下语言媒介对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提出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不仅体现在个人之间的交流,而且体现在文学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强调英语作为中国学者与国际同行平等对话的重要工具。

15.王敬慧教授.png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王敬慧教授以19世纪90年代发行的图书纪念章为切入点,追溯了世界主义者科尔的世界观形成,提出科尔与中国友人的交流及对“世界联邦”的向往,使他拒绝澳大利亚曾经盛行仇视亚裔的“黄祸”心理,并通过作品努力构建出非民族中心的世界主义,为当代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16.刘树森教授.png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树森教授聚焦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人文交流和国家现代化进程,指出中澳两国尽管在历史、社会和文化方面存在差异,但都经历了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经济向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特征的城市化社会转型,双边人文交流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将助力两国走向合作、互补、共赢的未来。

17.Greg McCarthy.png

西澳大学Greg McCarthy(格雷格·麦卡锡)教授认为,澳大利亚对本土的研究以多样性视角审视殖民主义遗产、原住民叙事、移民历史和政治倾向等问题,重视多样而缺乏主体性;而中国的澳大利亚研究从翻译和文学研究出发,透视历史文化进程、种族和多元文化、经济和贸易、环保主义、教育、戏剧和媒体等,构建出独特的认知框架。两国学者的对话能够为深入理解文明文化提供借鉴。

在闭幕式上,王敬慧教授指出五十年前的中澳联合公报开始了双边合作、交流、对话的征程,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云端相聚,以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是国家之间保持友好关系的关键,心与心的交流有助于达成更深的理解和友谊,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具互动、合作、繁荣、和谐的中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