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于清华大学召开的世界慕课联盟理事会上,联盟创始成员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发表了主旨演讲“在新全球数字时代下重思高等教育”。世界慕课联盟2020年由全球20家知名大学与在线教育平台共同发起成立,秘书处设立在清华大学。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各国的高校积极开展远程教学。为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推迟开学、按时授课”的总体原则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制定了《关于2020学年春季学期“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工作方案》,让更多的老师投身到线上教学中,在协同联动多个平台和资源的同时,免费开放了200余门优质在线课程,打造了一批交大特色课程,覆盖了本科一年级到博士研究生全体同学,探索出“学在交大”的新模式。
2021年,交大为破解疫情背景下全球高校学生无法跨境交流的困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启动了“交·通全球课堂”(Jiao·Tong Global Virtual Classroom)计划,引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全球课堂”新理念,通过与伙伴高校“共享”和“共建”课程,实现学生虚拟交换、线上课程学分互认。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应对未来变化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协同创新、交叉融合,共同构建全球课堂,应该在“平台、资源、模式、机制”等方面开展共同探索与实践。
协同创新共同搭建全球课堂平台
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已发展近十年,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成熟,但是新的融合式教学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交大在原有的异步课堂中增加了“同步”的大规模即时交互技术。
我们倡议各高校协同推进全球课堂的技术平台建设,实现全球课堂在“能选、能上、能用、能动”基础上的“大规模实时运行”。同时,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成为学校教学运行的“血液”。
我们既要加强教育专网、校园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强教育教学大数据平台建设,助力解决当前的知识结构和传授方式相对固化、跟不上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的紧迫问题。
合作开发优质在线教学资源
目前,全球范围内上线的国际课程约为1.65万门。在中国,教育部政策积极推动,高校主动开展在线课程建设。
截止目前,中国高校已经建设并上线了6万余门的大规模在线课程,数亿人次在线上学习。大量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为高校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优质国际化教学资源还远远不够,世界慕课联盟高校应加强协同合作,加快优质在线资源的建设。
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到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线课程的建设促进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高校教师也积极利用线上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促进了线上教学资源的应用与推广。
融合式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构,增加了许多融合式的教学互动,这也将对现有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教育教学将迎来数字化的“场景再造、管理再造、服务再造”。
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保障全球课堂的教学质量
融合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全球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
融合式教学需要构建“全球课堂”质量控制体系,解决线上学分转换、课程质量管理、课堂教学标准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来建设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并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讨,努力构建起全球课堂的教学质控体系。
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扩大项目合作规模,不断总结新冠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利用在线教育持续推动创新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建设更开放、更融合和更有韧性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