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海的新趋势:中国游戏何以破圈东南亚

项目背景与意义

20世纪末电子游戏的飞速发展与革新一方面吸引了无数年轻一代成为其忠实受众,游戏作为一种新技术“文化样态”,正在复制乃至重塑我们对世界的想象与体验。经过20余年的发展,国内游戏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2022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8%至1478亿元,为近年来首降;游戏用户规模也同比下降了0.13%,相比之下,海外市场收入虽然同样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着超6%的增速。早在2016年,国内就有人喊出了“不出海,就出局”的口号,随着2018年以来,国内游戏版号发放逐渐收紧、有关机构对游戏内容的监管强度逐渐提升,以及,已经在事实上进入存量之争等,腾讯在近些年来明显加快了出海布局。据《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自2019年开始,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增速一直高于本土,2021年的本土和海外营收增速分别为6.51%和16.59%。

近年来,东南亚短视频、手游、直播等泛数字娱乐产品发展迅速,东南亚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游戏厂商的入局。今年三季度,东南亚市场(包含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和新加坡)免费榜Top 30中有11款产品为中国厂商负责发行;畅销榜Top30中14款产品由中国厂商自研自发,另有两款产品来自中国厂商,但由东南亚本地厂商代理发行。中国已成为东南亚市场中最大手游来源国,构建起后者手游市场的半壁江山。

游戏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其创作环境中的文化基因,且游戏消费本身也带有接触其他文化的符号消费需求,使其可以作为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游戏出海”的实质是“文化出海”,游戏必须通过文化赋能。因此“游戏出海”推动了各国文化交流,吸引着世界各地年轻人,成为了跨越地域、语言障碍的“世界新语言”, 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的研究基础,试探索中国游戏在东南亚成功“走出去”的原因,研究中国的游戏出海能否真正拥有文化输出的能力,探讨游戏出海是否可以成为影响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好感和中国文化的接受程度的重要路径,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总体布局、以及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未来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项目目标

本项目拟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紧紧围绕“中国游戏出海”问题,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展开一般性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包括:

第一, 完成对部分东南亚国家游戏市场状况评估,总结出东南亚区域游戏市场特点和演进趋势,探索中国游戏在不同国家面临的难题,重估当前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 通过梳理中国游戏东南亚市场的本地化布局过程,总结出中国游戏成功走出国门的经验;

第三, 针对中国数字技术发展现状以及东南亚市场特点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方案;

第四, 形成电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构建,加快建设数字体育强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