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丞庆

马来西亚留学生刘丞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01_副本.jpg

在交大你一定听说过过二十四节令鼓队,但你不一定知道这支日益进取、满满正能量的团队的灵魂人物——刘丞庆。把刘丞庆放在人群中,他或许只是一位平平无奇的少年,只有深入接触,才能发现他隐藏在灵魂深处的闪光点。

02_副本.jpg

上海交通大学二十四节令鼓是上海首支节令鼓团体,成立于2016年,由来自马来西亚的国际生刘丞庆、张维企、张慧婉、李程威创立。在校内外大大小小的演出中,不难看见他们的飒爽英姿。鼓队获得了2017学校年度人物提名,第三届“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大区赛才艺展示第一名等殊荣。身为队长兼创办人的刘丞庆,从中学开始学习二十四节令鼓,16岁成为该中学鼓队队长,带领队员获得“二十四节令鼓国际观摩会暨大马精英赛”冠军、最佳阵型等奖项。

音乐才子,是舞台背后汗与泪的付出

看似极高的音乐造诣,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从小一点一滴的耕耘:3岁学钢琴,5岁学口琴,10岁学吉他,通晓小提琴、架子鼓、笛子,中学开始接触二十四节令鼓,同时进行创作。刘丞庆表示自己小时候对什么才艺都有兴趣,想学画画,想学书法,想学跆拳道……但也遭到过母亲的劝阻,为了学吉他私下给自己找了老师,直到老师上门教学,母亲才知道自己的儿子报名了吉他课。“因为外公有很多才艺,但是周身刀,无张力,比起满身才艺,妈妈更希望其中的某项成为我的特长,她认为术业应有专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当精于某项技艺,这样会更有发展前景。”

03_副本.jpg

忆起和节令鼓结缘,刘丞庆说中学时期他离开家到外地求学,被同屋的学长影响,将社团志愿由童军团改为二十四节令鼓队。也正是因为节令鼓,他有幸认识了他的艺术启蒙老师吴圣雄(马来西亚著名艺术家、手集团创办人及艺术总监),让他真正领略到艺术的精髓,并开始学习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自此弹钢琴由按黑白琴键变成了书写自己心情的篇章。

留学中国,是寄予厚望的慎重选择

04_副本.jpg

从小刘丞庆便在父母的熏陶下培养起了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华人的文化,民族的传统一直都是刘爸爸、刘妈妈对刘丞庆的重要课程。仁义礼智、情义礼序的美德他从小谨记于心。除此之外,身为祖籍中国的第三代移民,他从小便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认识中国。自那时起,对中国向往的幼苗开始发芽。

面临升学选择时,中国的生机勃勃,大城市里卧虎藏龙,无一不吸引着刘丞庆来到上海求学。虽是理科出身,但自己的兴趣在管理学,因此他毅然选择了安泰工商管理专业,他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在文化传播公司从事管理工作。才艺、文化、管理,如果说能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努力是一种幸运,那能把所有喜欢的事物结合成一个方向去共同经营,那该是多大的运气。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到交大留学前的刘丞庆把有关节令鼓的记忆尘封在过去的岁月里。一次偶然中被同是社团创办人之一的张维企发现自己会打鼓后,不断被鼓励创办社团,加上身边朋友们的支持,二十四节令鼓队就这么成立了。

05_副本.jpg

当然成立后的社团发展并非一切顺风顺水,随着鼓队的运作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显现出来。最基本的是狮鼓购置问题,因为缺乏资金狮鼓无法配置齐全,经过多方协调在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协会副秘书郑洲升的帮助下,鼓队最终筹集到了购买12面狮鼓的资金。15个人,12面鼓,鼓数量不足,因而所有队员都非常珍惜每次演出的机会,每个人都认真练习想要超越队友,团队内也形成了良的性竞争,加速了队员们的成长;繁重的课业压力也一度让鼓队氛围紧张,许多队员无法在鼓队训练和学业上取得平衡,导致队员们练习时状态不佳、进度缓慢,后来在队长刘丞庆的带领下大家商量调整了练习时间,训练效果得到了改善;节令鼓作为打击乐器训练时会扰民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们就只能“打游击”,尽量不在一个场地待太久,又或者大家通过念鼓点来模拟敲打鼓面进行训练。刘丞庆说这些难题鞭策着队员们的成长,也凝聚了大家的向心力。他表示很感谢所有为鼓队付出的人,包括给予他们演出机会的团体,甚至每一位能包容他们训练时被他们打扰到的人们,当然最要感谢的永远是鼓队的每一位成员。“我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我相信跟他们一起,我们这群人可以走得更稳更远!”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留学生发展中心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留学生发展中心